當前位置:首頁 > 圖 片 > 四川名人畫傳 > 列表
四川名人畫傳 共有 43 個詞條內容

龍泉起義的領導者——夏之時

    夏之時(1887—1950) 字亮工,四川合江榕山鎮(zhèn)人。1905年留學日本,學習軍事,加入同盟會。四川辛亥革命時期領導了龍泉起義,推動重慶獨立,蜀軍政府成立后,任副都督。四川統一后,辭官不就,又赴日本留學。領導龍泉起義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四川名人畫傳

四川同盟會的元老級人物——楊兆蓉

    楊兆蓉(1880—1963) 名家彬,字兆蓉,曾改姓名為何良棟,四川瀘州人。1904年畢業(yè)于川南師范學堂,畢業(yè)后自費去日本留學。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會。1907年參與組織同盟會在四川發(fā)動的武裝起義。1911年參與瀘州獨立。1963年病逝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四川名人畫傳

從革命到妥協——鄧孝可

    鄧孝可(1869—1950) 字守源,號慕魯,四川奉節(jié)人。1903年留學日本,1907年學成歸國。1909年被選為省諮議局文牘部主事,后又擔任諮議會《蜀報》社的總編。1911年參加保路運動,創(chuàng)刊并主辦《四川保路同志會報告》,同年9月,與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四川名人畫傳

不革命不足以救中國——胡馭垓

    胡馭垓(1883一1911) 名良輔,字馭垓(又作御階),以字行世,四川威遠界牌場人。1907年加入同盟會,參加成都起義。1911年11月領導威遠獨立,11月11日不幸犧牲。胡馭垓激進少年胡馭垓的父親胡善釗,他有三個兒子,胡馭垓居長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四川名人畫傳

為革命熬盡最后一腔血——鄧絜

    鄧絜(1884—1913) 又名維潔,字亞琛,筆名金沙、佛哀、鐵血、錦屏三郎等,四川宜賓屏山人。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法律,是首批加入孫中山同盟會的會員之一。他參與創(chuàng)辦、主持《鵑聲》雜志;參加四川保路運動,曾任蜀軍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四川名人畫傳

革命沒有國界——丁厚扶

    丁厚扶(1882—1909) 又名叔萍,四川榮縣人。1903年留學日本,就讀早稻田大學。1905年加入同盟會。后奉派回國進行革命活動。1908年與謝奉琦等奔走成都、重慶、敘府(今宜賓)、瀘州等地,謀劃武裝起義。謝奉琦被叛徒出賣遇難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四川名人畫傳

辛亥烈士——龔郁文

    龔郁文(1873—1913) 名潛,字郁文,以郁文行世,四川榮縣人。1902年東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學學習蠶桑。1905年加入同盟會,1906年從日本秘密回國,在成都附近各縣開展革命活動。1911年9月參加同志軍起義并率軍進攻成都。1913年不幸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四川名人畫傳

威震川東北——李紹伊

    李紹伊(?—1912) 號五經先生,四川大竹人。曾中秀才,組織“孝義會”。1906年加入同盟會。同志軍起義后,領導大竹大寨坪起義,威震川東北。組織孝義會李紹伊,四川大竹縣觀音鄉(xiāng)傅家溝人。出身貧寒,家里耕種幾畝薄田維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四川名人畫傳

“挺身以光復自任”——曾省齋

    曾省齋(1869—1952) 化名吳從周,四川筠連人。早年舉秀才,痛恨清政府腐敗無能,喪權辱國,乃“挺身以光復自任”。1906年,加入中國同盟會。1911年11月21日,建立“大漢蜀北軍政府”,被推舉為都督。謀劃武裝起義反映時局的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四川名人畫傳

半生革命、半生學術——向楚

    向楚(1877—1961) 字先喬(仙樵),號觙公(觙翁),四川巴縣人(今重慶巴南區(qū))。1906年加入同盟會,重慶辛亥革命的主要宣傳者、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。辛亥革命后任蜀軍政府秘書院院長、四川軍政府秘書廳廳長。晚年主要...[繼續(xù)閱讀]

四川名人畫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