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蘭的國立博物館。前身為設在海牙的國立美術展示室,1800年遷往阿姆斯特丹,1885年建成新館。它以藏有倫勃朗和J.維米爾的許多幅油畫精品而出名,包括倫勃朗的《呢商同業(yè)公會理事》、《夜巡》以及維米爾的《情書》、《讀信...[繼續(xù)閱讀]
海量資源,盡在掌握
荷蘭的國立博物館。前身為設在海牙的國立美術展示室,1800年遷往阿姆斯特丹,1885年建成新館。它以藏有倫勃朗和J.維米爾的許多幅油畫精品而出名,包括倫勃朗的《呢商同業(yè)公會理事》、《夜巡》以及維米爾的《情書》、《讀信...[繼續(xù)閱讀]
中國元代時尼波羅(今尼泊爾)建筑師、雕塑家和工藝美術家。原為該國王族,其國人稱之為八魯布。中統(tǒng)元年(1260),帝師八思巴奉元世祖忽必烈之詔在西藏建黃金塔,從尼波羅選良工巧匠80人,其時阿尼哥年僅17歲,自告奮勇率領...[繼續(xù)閱讀]
中國新疆地區(qū)唐代墓室壁畫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吐魯番縣高昌故城附近有相互比鄰的兩個古墓群:阿斯塔那村的北面為阿斯塔那古墓群,東北則為哈拉和卓古墓群,時代從晉至唐,其中可以明確年代的有300多座,唐墓占大部分,唐代...[繼續(xù)閱讀]
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代的雕刻作品。磨光砂石雕刻,高約2.08米,約作于公元前3世紀中葉。1904年在印度北方邦薩爾納特出土,是印度人民極為珍視的文物,現(xiàn)藏薩爾納特博物館。 薩爾納特,即相傳佛陀初轉法輪的鹿野苑,曾立有...[繼續(xù)閱讀]
印度佛教石窟群。位于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溫迪亞山的懸崖上,西距奧蘭加巴德106公里。傳為公元前2世紀左右動工開鑿,前后歷經1000年之久。中國唐代僧人玄奘游學印度,于638年(唐貞觀十二年)到達南印度摩訶剌陀國。他關于這...[繼續(xù)閱讀]
14~16世紀墨西哥谷地阿茲特克人的美術。14世紀初,游牧的阿茲特克人從北方遷徙到墨西哥谷地,在特斯科科湖的小島上建立了特諾奇蒂特蘭等城市。15世紀上半期,阿茲特克人勢力擴展,成為阿茲特克帝國,控制了墨西哥谷地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西班牙雕塑家。生于薩里亞,1636年1月22日卒于巴利亞多利德。西班牙17世紀雕塑基本上分為南北兩派,南派的主要代表為J.蒙塔涅斯,北派主要代表為埃爾南德斯。他主要活動在北方的巴利亞多利德。北方比較保守,所以他在藝術上...[繼續(xù)閱讀]
德國畫家。1578年5月18日生于法蘭克福,1610年12月11日卒于羅馬。約1598年到慕尼黑,與宮廷畫師J.羅滕哈默一道工作。1600年后在羅馬。他繼承了文藝復興的傳統(tǒng),在風景畫、宗教畫和神話故事畫里融入了肯定現(xiàn)實人生與自然的人文主義...[繼續(xù)閱讀]
法國19世紀的鋼結構建筑,位于巴黎。本名巴黎塔,為紀念它的設計人G.埃菲爾,通稱為埃菲爾塔?! “7茽栍?886年完成它的設計。以后經過競賽,法國政府把它從700多個方案中選中,建造在為紀念資產階級革命100周年而舉辦的世...[繼續(xù)閱讀]
一般指公元前332年以前的埃及美術。它的形成和發(fā)展主要經過了史前期、早期王朝、古王國、中王國、新王國和后期王朝時期。埃及美術是人類最早的文化遺產之一,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。由于地理原因,古代埃及除與...[繼續(xù)閱讀]